标签归档:学习路线

从语音到语义-之三(完)

一 一份学习材料

1 where is the monkey?

先看一个简单交流场景,在这个场景中,采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问题只有一个,就是:where is the monkey?而回答则根据场景的不同有所变化。下面就是这段视频:

对where is the monkey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一个句子。在下图表示的场景中,对问题的回答是:The monkey’s on your head.

2 名词的“语音-语义”对应

这个句子包含了好几个单词,具有一定的复杂程度。我们用回答问题的句子(The monkey’s on your head.)来进行分析。

正如上篇所讲的,语音-语义联结,很明显地,有两个名词是比较容易进行对应和联结的,一个monkey,一个head,语义明确。

3 介词的“语音-语义”对应

其他一些词,似乎就不那么好对应了,这些词的含义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不像名词或动词能够对应到具体的事物或者动作。句子中出现了on,in和over这样的介词,我们也来直观感受一下语音-语义联结。

介词代表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语义,我们靠上面的几张图来对比,就可以大致明白介词所对应的含义。

从这三种表达中,我们可以提取出一种描述空间关系的表达方式:

这就叫做抽象,抽象的结果是得到了一个模式,这个模式以一个介词开头,后面接一个表示某种物体的名词。大家可以注意到,在抽象之后,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语音-语义的对应关系。只不过这里的语音,是一种模式,与之对应的语义,也是一种模式。所谓模式,就是有变量的表达,它是从具体表达方式中进行抽象的结果。

4 句法结构的抽象

接下来就更加抽象了,我们先不要管到底is是什么含义,the是什么含义,where是什么含义,我们把关注点放在这一问一答两个句子的模式上,如下图所示。

人类有一个强大的认知能力,当我们接触了相似又有不同的事物时,往往会提取出一种模式。这种能力用在语音上,我们就可以提取出一个语音模式,它并不一定是一段连续语音,而是一个分布在连续语音里的模式。这种能力用在语义上,我们也可以从相似又不同的场景里,分辨出一种模式。

这里的语音模式,就是图上所表达的,这里的语义模式,就是我们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所感觉和提取到的。这两个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样是语音-语义联结。从学习的路径上看,我们不需要了解这两个句子中所包含的语法知识,比如现在时,疑问句,the的用法,be动词的用法,等等等等。

小孩子学习的时候根本不需要以这些语法知识为前提。我们只要能够将语音模式和语义模式对应起来,就可以知道,当有人这样问你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回答。比如where is the key?

二 语法问题

1 语法规则

在下图里,左边是一颗语法树,代表了用语法规则去解析一个具体句子的结果,看似像数学和逻辑一样精确和完备,实际上这种解析在繁杂的语言现象中碰到的困难,语言学家们也头疼不止。

各种困难先不去管它,我们从学习这个角度看一看这个问题。无数人的失败已经证明,从语法规则出发学习语法是有问题的,问题出在哪里?

想想我们用语法规则造句的过程,在儿童学习母语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吗?他们在学习说话之前,先要学习什么是主语,什么是动词,什么是介词和名词吗?我们想想自己,汉语的语法知道多少?这些汉语的语法知识,你是在学会说话之前学会的,还是在学会说话之后学会的呢?

在上面那个例子中,我们可以从相似的问答形式,学习到一种抽象出来的模式,并且运用这个模式去回答非常多的新问题:where is the key? where is the book?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是通过学习语法规则掌握的吗?

2 从具体到抽象

从最具体的,到最抽象的,存在很多中间层次。

最具体的层次,就是在真实场景中使用的句子,用来表达特定的含义。其中有一些句子是相似的,我们能够发现这种语音和语义的相似性,并总结出语音模式和语义模式的对应,然后运用这样的对应,去创造新的具体表达,这是我们人人都具备的抽象能力。

而抽象语法规则,是语言学家们进一步抽象的结果,它试图用最简单的逻辑规则进行推理和计算,这个抽象,需要高度发达的理性能力。

3 语法学习

如果我们从语言学家们总结的抽象语法规则出发,通过对规则的计算来得出正确的句子。这既不符合儿童语言发展的路径,在实际运用中又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抽象是我们的本能,我们能够从语音中提取模式,也能从语义中提取模式,并且将它们对应起来,然后运用这种模式去在新的场景下产生新的句子。

在前面的例子解析中,我们其实已经解决了语法问题,答案也出奇地简单,我们运用自己模式提取能力,观察到真实场景下的对话中,语音模式和语义模式的对应关系,并且能够在将来类似的场景中灵活套用,这是一个小孩子也能做到的事情。

从抽象到具体,还是从具体到抽象

如果语法规则在先进行英语学习,就是从抽象到具体,先学习规则,然后用这些规则组织单词形成句子,这从来就不是自然的语言产生过程。而人是怎么学习语言的呢,首先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些抽象出来的模式,是我们主动从具体材料中提取的,而不可能来源于一个自上而下的定义。

从具体到抽象,但不要过度抽象:

这里说的抽象,也是正好控制在人所能把控的程度,也就是说,抽象程度肯定不像语言学家的语法规则那么高,这带来了一个好处,容易掌握,而且在运用的时候才不容易出错。大家看看图中右边提取出来的模式,也就是句型,它既不是一种语法规则,也不是具体的一个句子,而是体现了在某种情景下,我们应该套用的表达方式,只有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我们才不容易说出符合语法但又不知所云的生造句。

从语音到语义-之二

一 听说与读写

1 听说读写是平等的四种技能吗?

说到英语,就会想到听说读写,这又对应着听力班,口语班,阅读班,写作班,看上去是四种可以单独评估和提高的技能,但它们在语言能力中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甚至可以说,非常地不平等。

我们要在听说和读写之间,划出一条分界线。

根据有关考证,人类的口头语言历史早于十万年前,而书面文字,以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为起源,仅仅五千多年历史。在100年前,人类社会的大多数成员,仍然不具备书面语言能力,按照我们现在的标准称呼,叫做文盲。

这也就是说,人类口头语言的能力,已经发展了至少十万年了,而书面语言,只是在极少数人手里,发展了五千多年。

口头语言与书面文字

在至少10万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人类充分地发展了口头语言能力,也就是听说能力,在这样一个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发音器官因为要适应语言交流,发生了重大的生理变化,这也是用来推断口头语言历史的一项化石证据。与此强烈对比的是,书面语言的有关能力,却很难在短短的数千年里有什么重大的影响,甚至,我们识字的大脑功能,都没有发展为专用的脑区,而是从人脸识别的脑区借用的。

语言技能的金字塔,实际上看起来应该是这样:

​在如此强烈的反差下,我们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语言能力 = 听说能力

这个主张看似极端,但是,旧时北京天桥卖艺的很多相声演员,同时作为不识字的文盲和相声这门语言艺术的从业者,想必会给你一点启示。

2 听说与读写技能的关系

既然读写能力这么微不足道,那么,做为现代社会的一员,为什么我们却可以大量地阅读海量的信息,靠文字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字读写能力,巧妙地借用了基于听说的核心语言能力。

基于听说的读写能力

就像这张图展示的那样,人类的语言能力完全是基于听说过程建立起来的,读写并不是独立的语言能力。它是通过文本和语音之间的相互转换,依附于口头语言能力建立起来的。

当我们阅读的时候,文本从视觉输入,然后有一个将文本转换为语音的过程,当我们进行默读时候,稍加注意,就可以听到这个脑子里的声音。在文本比较艰深的时候,这个默读就会加强,甚至会读出声音。这也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体验。

当我们在书写的时候,实际也是将脑子里的声音,转化为文字,然后进行输出。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也会注意到脑子里的这个声音。你甚至可以发现有少数人,一边打字还会一边念念有词。

从这里我们完全可以确定,要掌握一门语言技能,我们必须首先把目标放在听说上。接下来,我们就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剖析听说过程所对应的核心语言技能。

二 英语能力的最简示例

1 最简示例 – flower

英语能力的最简示例

​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英语能力的构成要素。这个就是名词和概念的对应,比如flower。如果我们掌握了flower这个单词,会有哪些变化呢?先从直观上体会一下,表现就是,当我们听见有人说到flower的时候,会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当我们看到了一束花的时候,会在我们的表达中用上flower这个词,还有就是,当我们脑子里想到了这个概念,或者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里面包括了这个概念,你会知道怎么发音,然后用你的嘴说出来flower这个词。下面我就就来深入地分析一下,具有这个能力之后,我们的大脑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 flower的语义

flower的语义

​这个语义指什么呢?就算是一个具体得不能再具体得名词,你会发现这个语义依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怎么抽象出来的呢?首先我们有视觉可以看到,我们可以认出来。花虽然各式各样,但是他们有一些视觉上的共同点还有我们的嗅觉还有触觉,因为你可以碰它们可以摸到它们,花瓣很柔软啊等等等等,还包含了其他经验,比如说哪回出去玩看到了这样的花,那样的花,实际上语义就是指从这些你自身的经验里提取出来的这么一个共同点,这个就是flower这个语义,所以,这个语义是非常丰富的,包含了我们很多生活经验和感官体验在里面。

3 flower的语音

flower的语音

​现在我们来说flower的语音。语音依然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因为你听到不同的人说flower的时候,会把这些语音当成同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在我们的大脑中,同样有一个对应。和前面讲的语义略有不同,语音的概念同样可以直接通过我们的发音器官输出。所以,这里涉及到语音的过程包括:输入,存储,输出。输入就是听,输出就是发音,而存储呢,大家往往意识不到,这个恰恰是建立英语能力的一大关键问题。

4 语音和语义的联结

语音和语义的联结

​现在我们有了语义的对应模块,有了语音的对应模块,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联结,当你听到一个语音,就会激活对应的语音存储,如果语音和语义没有进行关联,这个输入的语音就不会激活相应的语义模块,你就无法理解这个语音所代表的含义。如果你的语义模块被你的想法所激活,而你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就需要这个语义模块联结到所对应的语音存储,激活这个语音存储,然后你通过发音输出。有了语音存储,语义概念,再将它们联结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英语能力。看上去,是不是很简单呢?

三 英语能力的建立

1 完善的语音存储

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我们就是在这些简单的问题上犯了很多错误。要建立这样的一个能力,首先是前提一:完善的语音存储。有人的语音存储,只能输入不能输出,这是哑巴英语。大多数人的语音存储,非常地脆弱,大家也可能深有体会,感觉发音很难记住。如果发音很难记住,那么语音的存储就不够完善,很容易遗忘,你遗忘了语音,那么语音和语义的联结就缺了联结的对象,真正的英语能力也就无法形成。

2 真实的语义激活

这也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比如一个小孩子,被家长逼着背句子,I’m happy!I’m happy!,这个小孩子正愁眉苦脸呢,happy的感觉根本就没有,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去做联结。以后这个小孩子每次看到happy都会觉得他爸在背后举着鞭子,这样的语音-语义联结,就完全错位了。我们在学习中,面临的往往也是类似的情况,由于我们通常没有真正在语言环境下进行学习,所以那些对话其实都是在假想中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就很不容易激活真正的对应语义。

3 正确的直接联结

有了完善的语音存储,和真实的语义激活,现在我们要考虑的就是联结了。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可以在不同的模块之间建立关联,而建立关联的方法是,当你多次同时激活这两个模块的时候,联结就逐渐建立起来了,次数越多,激活的强度越大,建立的联结就越牢固。语音和语义联结的一个特点是,联结是双向的,当语音被激活(你听到了一个发音),对应的语义被激活,意味着你听懂了。当语义被激活(你想到了一个概念),语音也要被激活,这意味着你已经准备好发音输出了。

 

从语音到语义-之一

​一 来,测试一下你的真实英语能力

几年前的一天,我跟一位朋友在吃饭,这位朋友想知道怎么评估自己的英语交流水平,我只用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重复问了几次,就差点让他掉到桌子下面。问题非常简单,你们也可以自己问自己,答案也直观,几乎不言自明。

这位朋友跟很多读者一样,英语从初中开始上到大学,考试过了四级或者六级,有的还从事一些需要英语阅读的工作,甚至被周围的人认为英语水平还不错。

我的开场就是:

你按照年龄段想一下,自己的真实英语运用水平,熟练程度,能达到多少岁的水平?如果对英语国家小朋友没有直观认识的话,可以用你身边说汉语的小朋友对照一下。

第一个答案:大概初高中吧…..(不是很自信的样子)

我说:嗯,你再…..

还没说完

他说:也就是初中了还不是高年级的…(大概觉得稍微准确了一点,身体往后靠了靠)

我说:你再想想……

他开始正视这个问题的严肃性了,直起了腰:噢,真的达不到初中。小学,也就是小学程度。

我再说:你想一想小学里说母语的小朋友

他额头开始冒汗,可能在从五年级逐渐往下考虑:不是五年级,也不是四年级,再往下,难道是一年级,天呐

补一个很老的表情包

​我冒着被追杀的危险穷追不舍:幼儿园呢,幼儿园你就不考虑了吗?

这时看他已经准备往桌子底下钻了……..

准备钻桌子的表情

下面是一段视频,这个是一个五岁小孩子的访谈节目,他在里面所表现出来的,熟练运用语言的水平,和自己的对比一下。问题就是:能达到这样的交流水平吗?答案很简单:是或否

二 英语学习路径比较

正视失败,才是成功的开始,让我们先放下对某些目标比如单词量的追求,对我们的学习路径审视一番。

英语学习的失败,常常是方法的失败,很多人在其他领域是一个勤奋而且成功的学习者,但唯独在英语上载了大跟头,成为多年隐痛。透露一点地产大佬潘石屹的个人隐私,除了他自己,家里的老婆孩子都是英语母语者,上千平米的豪宅里经常住着外国客人,以数十万学费的代价,教学机构超级VIP的待遇,个人也不可谓不勤奋,授课老师却碰到了授课生涯中的滑铁卢,那个机构想以此案例大做广告的妄想也彻底落空。(这是个旧闻,不知道潘总现在的水平是不是好起来了)

我们在英语学习道路上埋头走路的时候,也有必要看一看眼前的这条路,是通向悬崖,还是山顶,是越走越难,还是越来越顺。

做为一个参照,我们来比较一下母语者的学习路径,和我们通常的学习路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吧。

学习路径对比

左边是典型的母语习得路径:

第一个阶段是掌握发音,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开始牙牙学语,很简单的音节往外蹦,第二个阶段是日常交流,在家里跟父母咿咿呀呀地说,跟小朋友们一起边玩边讲,能听懂父母的话,能表达一些简单的想法。第三个阶段就到了正式上学的时候,开始有了阅读和写作。第四个阶段,随着跟父母老师和同龄人的交流,随着阅读和写作的进行,单词量不断得到提升。母语习得,就是像金字塔那样,每一级能力都是建立在基础能力之上,是逐层建构起来的。

右边是常见的英语学习路径:

先看一下最右边,我管右边那个叫脚手架,不知道怎么搭上去的,发音也有一点简单的句子也有一点,大家可能各有各的招。当我们开始思考怎么提高英语水平的时候,很多人感觉好像背单词比较管用,听不懂看不懂,阅读有问题,肯定是单词量不够对吧。首先大家想着提高单词量,单词量提高了以后,发现还是有问题,觉得光有单词量不够,还要去大量阅读对吧,有的还要去练习写作。再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我好像一般的文章能看得懂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日常交流有问题,这时就考虑是不是要报一个口语班,学一下日常交流。在日常交流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到这个程度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只有一小部分了),再往后,往往是一些老师或者是一些对自己有额外的要求的人提出来,觉得现在的发音好像不太好啊有的发音发的不太对、不太准,好像跟他们不一样,我口音很重,所以我们要去掌握发音。

学习路径比较:

用这两个图对比,学习路径完全反过来了,这样反过来的一个最大的坏处,大家可以直观的看出来,本来下面一级是给上面一级打基础的,没有下一级的话,上一级会进行得很艰难。如果完全反过来练,逆练九阴真经就把欧阳峰给练疯了,逆练英语也好不到哪儿去。下一级对上一级起不到这样的支撑作用,太多的地方全部都是拧着,跟母语习得顺序是完全不一样,建立能力的方式也完全不一样。

欧阳锋逆练九阴真经变成了疯子

​做了这个比较之后,想一想我们的英语学习到底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三 英语是一种技能,而不是知识

现在我们现在把重点放在能力两个字上,搞清楚知识和技能的区别。

知识和技能有什么区别

​英语能力,我把它定义为一种技能,它不叫英语知识。比如说我知道鸟类飞行的原理,我知道空气动力学,但是我不会飞对吧,鸟才会飞。知道游泳的知识和要领,但是它跟会游泳不一样。知道格斗的动作要领,记得那些招式,但是跟会打不一样,你到时候用不用得出来,这又是两码事。

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是一样的道理,知道和记住英语单词翻译和语法规则等等等等,跟会用英语交流又是不一样的,实际上这是因为英语能力,它是一种能力,知道和会是两码事。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比较一下知识和技能的不同。

知识和技能的不同

​常见的英语学习方法,往往把英语切分成听说读写几个大部分,考试经常也是按照这几部分来打分。而听说读写,又切分为更细的知识点。这就给我们一种错觉,这几种部分都是可以单独学习单独提高的,这对应于各种英语培训班,有提高听力的,有讲阅读的,有背单词的。

但如果你要提高真正的英语能力,就不是这样了。能力的构成,更像右边的金字塔。每一层的能力都要以下一层能力为基础。我们以前学习英语,更像是知识学习的方法,以为哪一块缺了就补哪一块,听说读写背单词学语法,那个弱就去练那个,以为可以分开掌握,但实际上,这些能力都有很强的依赖关系,下面的基本功没打好,上面的能力很难建立,或者只能以一种很不合理的方式勉强建立起来。下面,我们继续详细地分析,技能本身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

四 技能的特点

技能的特点

​要了解技能的特点,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技能多体会一下。

如果上过正式的游泳课,就会知道,游泳不是下水就游,游多了就会的。首先需要进行基本功训练,包括呼吸,漂浮,上肢动作,下肢动作。其他技能也都一样,都要遵循从基本功到简单动作再到高级动作这样一个顺序来进行。在驾校学开车也是,先了解车的组成,方向盘档位刹车油门,然后是场地的专项,最后才是上路驾驶。格斗就不用说了,也没有哪个格斗大师是靠街头天天打架练出来的,而是靠教练一步一步严格训练出来的。

我们现在可以大致体会出来,技能学习之间都有很强的共性,如果英语学习也是这个套路,才算是走上了正轨。靠这里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直观地体会出来,但认识可能不那么具体,下面我们就具体地分析一下技能学习到底有哪些共同的特性,这些特性跟英语学习有什么联系。

技能的特点

自动化:

技能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是可以不需要意识控制,可以自动完成的。当我们一旦习得了技能,而且很熟练之后,做动作的过程就不再需要有意识地参与,比如你可以一边游泳一边想着待会去那个餐馆吃饭,还可以一边开车一边跟旁边的人聊天。在老司机教新司机开车的时候,如果要说先做啥动作,可能先是自己一愣,好像不知道,然后得真的去做一下动作才想得起来到底要做什么,这就已经是完全无意识化了。这个特点在英语能力上,就体现为你脑子里在想的并不是发音怎么发,单词的含义是什么,要不要用将来时,而是想着要说的内容。

反应快:

技能的反应速度是非常高的,如果是打球,球速很快的情况下要求有快速的反应,这个特点也是和自动化分不开的,如果脑子里还要有意识地考虑一下,那就根本反应不过来了。大家想想我们运用英语的困难,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

不易忘:

大家小时候学过骑自行车的,也许很久都没有骑过,但还是不会忘记,动作可能略有生疏,但很快也就适应了。再想想学英语,我们老是觉得自己背了忘忘了背,那是因为这些东西从来就没真正成为你的英语技能,一旦成为了技能就很难忘记了,所以我也常常有句话:忘记的都是你不会的,你会了的,不会忘。

通过以上这么一番分析,大家是不是觉得,一旦我们用学习技能的方式去学习英语,那之前那些痛点是否就不存在了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是一个好消息。

五 技能学习方法

既然当做技能练习有这么多优势,那么该怎样进行练习呢?

技能练习方法

重视基础,循序渐进:

在运动技能学习中,教练都会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每当学习者进入平台期,进展缓慢的时候,也依然要通过重练提高基本功来进行突破。重视基本功的练习方法,一开始看似缓慢,但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使用专业训练方法的学习者,将会达到业余爱好者一生都无法接近的水平。

虽然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和儿童学习母语存在不小的区别,但语言习得的顺序一样是不能违背的。这和运动技能中的基本功是一样的道理。这里我送给大家一句话,这也是在我的语音集训班上,常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慢慢来,比较快。

练习做主,知识为辅:

和知识点堆砌的学习方法不同,对于运动技能来说,学习理论知识只是一个辅助,是帮助学习者进行更好的练习的。真正的提高,要通过练习达到。只有通过练习,知识才能转化为技能,达到自动化,反应快,不易忘的目标。

很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了一个个知识点之后,觉得这个记下来,考试就没问题了。但这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通过练习转化为技能,转化为技能之后,才能够自由地,快速地运用,而且不容易遗忘。当然,英语学习中有很多伪知识,这些知识是母语者也不知道的各种规则,对这些知识我们应该选择忽略,把时间投入到大量的练习上去。

分解专项,刻意练习:

关于英语练习,有一个常见的误解就是:如果你英语口语不好,你就多找人练口语。如果把口语换成一项运动技能,这句话没有任何信息量。如果你游泳不好,你就多花时间去游。潜台词就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很遗憾的是,虽然不耕耘肯定没有收获,但仅仅靠刻苦多花时间,你也未必有收获。这在技能达到高水平的时候现更加明显,游泳运动员绝对不是靠多下水游泳取得好成绩的,他们的做法是:教练组分析数据给出练习方案,运动员要花很多时间在岸上做各种针对性的分解练习。英语同样如此,很多生活在英语国家的同胞,英语交流中的各种错误已经在大量的使用过程中固化了,水平再也没有提高,这在二语习得领域里称为石化现象。解决的方法就是分解专项,刻意练习。

续篇预告:

从语音到语义-系列五讲之二 (英语技能的最简示例)

像所有其他技能一样,英语的学习,首先需要了解英语技能金字塔的构成,了解各项子技能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做得不够好,那么练习效果就不够好。在竞技体育领域,这种研究已经处于非常高的水平,每块金牌的背后都是一个专业的教练团队在设定各种训练计划。下一篇,我就为大家具体分析一下,英语能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